基金里的股票指數是什麼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證券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證券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指數基金一般以緊密跟蹤標的指數、跟蹤誤差最小化為投資目標,旨在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接近於標的指數,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數基金具有費率成本低、投資風險分散、運作透明度高、運作過程中受投資經理主觀因素影響較小等特點。近些年指數基金不斷發展壯大,產品類型可以覆蓋境內外市場和多項大類資產,已成為資產配置工具的重要選擇。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股票裡的各種指數代表什麼意思?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為反映基金市場的綜合變動情況,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均以現行的證券投資基金編制基金指數。
(一)深市基金指數
深圳證券交易所自 2000 年 7 月3 日起終止以老基金為樣本的原「深證基金指數」(代碼:9904)的編制與發布,同時推出以證券投資基金為樣本的新基金指數,名稱為「深市基金指數」(代碼:9905)。
深市基金指數的編制採用派氏加權綜合指數法計算,權數為各證券投資基金的總發行規模。基金指數的基日:為 2000年 6月 30 日,基日指數為 1000 點。
(二)上證基金指數
上證基金指數選樣范圍為在上交所上市的證券投資基金,上證基金指數將同現有各指數一樣通過行情庫實時發布,上證基金指數在行情庫中的代碼為 000011,簡稱為「基金指數」。
計算方法:採用派許指數公式計算,以發行的基金單位總份額為權數。
指數計算公式:
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
報告期指數=——————————×基日指數基期
其中,基金的總市值=∑(基金市值�基金單位總份額)。
基金指數與現有的綜合指數等9 個指數均屬於股價指數,基金指數屬於基金價格指數,不屬於股價指數,不納入任何一個股價指數的編制范圍。
基金指數是指封閉式基金的指數,和開放式基金沒有關系.如果你買的是封閉式基金,那和基金指數緊密相關,如果你買的是開放式基金那它的漲跌只和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有關,關注基金所持10大重倉股的漲跌走向.
查看及參考指數網站:http://funds.money.hexun.com/fundsindex/
開放式基金沒有什麼具體的指數,它的收益是跟股市掛鉤的(一般指股票型基金)。買賣基金一定要了解以下方面:
1.看過往的業績。
2.看基金規模。
3.看基金公司的規模,旗下基金的整體表現。
4.看基金招募說明書,它的投資理念是不是自己認同的。
5.看它的季報、年報,是不是跟它的投資理念相吻合。
6.看基金經理的閱歷,從事這個行業多長時間,是不是經常跳槽,從事基金經理的時間有多長,是很年輕,還是30-40歲經歷過股市的暴漲暴跌。
7.觀察它的波動幅度。
股市指數,簡單來說,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指數,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事實上還是很繁瑣的,學姐在這兒就說這么多吧,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由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大概有這五大類: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五個里,規模指數是大家最常見到的,舉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滬深300」指數,它反映的整個滬深市場中代表性好、流動性好、交易活躍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狀況。
還有類似的,「上證50 」指數也是一個規模指數,其具體作用就是能夠表達出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股票型基金又稱股票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
行業指數其實代表的就是某一行業的現在的一個整體情況。比如說「滬深300醫葯」就算是一個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所構成,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怎麼樣。
主題指數,則代表某一主題(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的整體情況,那麼相關指數有「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前文告訴我們,指數一般選擇了市場中的一些股票,而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有了指數,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對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從而對市場的整體熱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甚至,知道能夠預估未來的走勢如何。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